周报

半燃
其十四
还在睡觉?

2024.01.29
怎么这么困呢

索引

睡太少,睡太多

好像每天都在睡觉。区别是有的时候通宵,然后睡到下午;今天是早睡了,十一点就睡觉了,睡醒吃了个饭又感觉好困,还是睡到了下午——这么一看早睡好像也没啥用啊。大概是把前几天缺的觉补上了,毕竟通宵了即使睡到下午可能也不够八个小时。

不过确实是没什么事情做,本来打算出门的计划取消了,所以基本上是天天在家看动漫。不过也确实不错,虽然原定的计划不是这样的。不过提不起劲的时候看书写代码也不太现实,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二次元了。书籍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——二次元可能防护等级更高一些。

还是来看看这周都干了什么吧。好奇怪,好像没干什么。

生活

看了《 忍者杀手 》,扳机社做的便宜动画,但是莫名的魔性。动作基本都是 PPT,和各种便宜爆炸特效,感觉也做出了特色(大概)可能这就是邪典,即使是再奇怪的风格也能拥有一批拥趸。

看了《 憧憬成为魔法少女 》,讲述了一个梦想成为魔法少女的女生变成反派总帅的故事(?)

这是一月新番,原作的漫画也还在连载,我看完更新的动画之后去补了漫画。这部作品总是能在癫和劲(和涩)之间切换自如,可以说什么都有。我还挺喜欢这种作品的。

摘录

创作的时候,你是在做一些没有人做过的事情,所以你不知道明确的“对”与“错”。想要有创造性,就必须有踏入未知的勇气。

——《 想要创造力,就放弃确定性

网页

「不用充电」的耳机来了,智能手机何时能摆脱电量焦虑

这篇文章介绍了一款使用太阳能进行充电的耳机,和一些其余的“无需主动充电”的设备。

充电总是有些烦人。以前的年代里,一个设备没有电了,还要去找对应的插头;现在是好了一些,消费电子设备的接口比以前更加统一(尽管还是有些千奇百怪),甚至你也可以用无线的方式来充电。不用插拔充电线自然是方便了一些,我宿舍的桌子上就摆着一个无线充电的底座,用来给手机充电,不用的时候直接放上去,感觉上是自然了一点。

手机是每天都会记得充电的设备(姑且不谈负担),但有些东西就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困境中:它们能支持长时间的使用,因此可能要经过几周,甚至几个月才用充一次电——这样当然很好,但是缺少了手机那样每日充电的习惯,可能我们真的会忘记这些设备是要充电的。是的,我已经是第二次放假忘记带手环充电线了。这个手环可能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,所以我对充电可能没有那么深的印象,于是在我写在这段话的现在,这个奇怪接口的没电手环正躺在桌面上仰望天花板。

所以我可能真的会喜欢这些太阳能充电的设备,即便我不想着充电它们也能正常工作,或许未来的世界我们会逐渐忘记充电的概念的。然而,回到现在,这也有一些问题。一是文中提到的“太阳能噱头”,可能这只是忽悠消费者的字眼,具体的使用体验其实并不好;二是一个有些相关但我觉得不太一样的问题:环保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,“为了环保”有时候比“为了产品”更为重要。但是这终归是人要使用的产品呀?

每每看到一些“环保设计”,我总会眉头一紧,甚至两眼一黑。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,但是我们是要让发展变得可持续,而不是为了可持续牺牲发展。我的意思不是说要像工业革命那般排放大量黑烟废水,只为了提高产量;我是想,发展和环保之间有一条线,应当在不过分伤害环境的前提下首先保证发展的程度。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发展,环保才是有意义的——我说这话可能有些朋友会不开心,不过我确实是这么想的。

唉,立场始终不该比价值重要,虽说立场鲜明也很重要。怎么现在是这样的呢?

Macintosh:40 年之前的故事

这篇文章介绍了苹果麦金塔背后的故事,还挺有意思的。乔布斯的确很伟大,但是总是只关注他一个人,也太个人崇拜了。这篇文章就介绍了很多共创者,比如杰夫为了和他们这些嬉皮玩在一起,不惜隐藏了自己的计算机硕士学位,在抽象的方面上还真挺 70 年代。

都知道的方面就不说了,文中也提到了麦金塔的一些败笔,比如说乔布斯大手一挥取消了散热,还没有内置硬盘(可能苹果现在硬盘卖这么贵是企业文化🤣),让麦金塔最终没有获得技术上的成功——不过在设计的历史上,麦金塔始终占有一席之地。麦金塔已经成为了(复古)电脑的符号,我之前做海报的时候,脑中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台传奇的电脑。没办法,好看就是好看,即使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台电脑就是美丽的废物(

影响UX设计的心理学研究(The Most Influential Psychological Studies on UX Design.)

这篇文章介绍了与 UX 设计有关的几个心理学研究:隐形大猩猩、米勒定律、菲兹法则(这是心理学吗?)、希克定律、霍桑效应。应该说是一篇科普,看个乐还行。

话说我去图书馆,感觉心理学的书架上全是各种幽默书籍,可能作为科学的心理学还是不如奇怪的概念吸引人。说实话我还挺对心理学挺有兴趣的,已加入豪华待办清单(前面还有一万项

米勒定律的“七”,只是一个隐喻(UX myth, Miller’s law: the magical seven was only an allegory)

这篇文章考据了米勒定律中数字 7 的来历,并最终发现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参考,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对应的数字可能完全不同。

作者从头到尾考据了米勒当年的论文,进行逐步的分析。文章中用了大量 戈雅 的画作,配上文字做成了梗图,不得不说还挺有意思的。作者最后对所有的所谓“法则”进行了怀疑,并表明“简短的话都是值得怀疑的”。

我确实赞同这一点。 如果一篇论文可以在信息不失真的情况下压缩成一句话,那么还写论文干什么? 一句话总结往往是有害的,但是我们又很喜欢看这种内容,而不是大段的论述。不得不承认短句在认知成本上还是占据优势,而这种优势可能就是另一种代价。

创作

给龙渊做的头像
为豹式装甲做的海报

把龙渊的头像做完了,说实话我还挺喜欢的,感觉很萌。后面的堆叠是手工摆的,体验来说可能还挺像插花,那就是赛博插花了(或者说摆盘更像一点

然后做了一张海报,素材来自《憧憬成为魔法少女》漫画第 17 话和 12 话。原图有点糊于是我做了超分,但是好像有点过了。豹豹子真可爱呀🥰🥰🥰

配置了图床

这周终于研究了图床该怎么弄。我的 CDN 是腾讯云的,所以想了想干脆图床也用腾讯云好了,应该也不会用太多流量。或者后续有什么问题再说。

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好像一层裸的 COS 容易被大嗨客直接把账单刷爆,所以还是搞了个子域名用 CDN 套了一层。说实话我完全不懂都是什么东西,可能玩博客最后还是要学计网。不过我专业也不用考这个,干脆找点简单的云一下好了。

一个图书馆

和很久不见的森之去了深圳图书馆新开的北馆。建筑非常气派,非常几何,外立面的质感还挺棒的——完全对建筑一窍不通的我也只能这么说了,不过确实非常酷炫。北馆和隔壁的美术馆应该是同一期的建筑,风格相互呼应,真的很漂亮。

来之前,在网上看到评论说这个馆不让小朋友进入。到了之后果然看到门口安检的姐姐阻拦一位父亲,询问孩子满 12 周岁没有。虽然最后这位父亲还是硬生生带着孩子进去了,不过这种考虑总归是好的,小朋友有时候是有些烦人,十二岁对应的大概是小学六年级,或许真的会阻拦一部分安静看书的孩子,但这一刀切的还算是有一些道理。何况还设立了给儿童专用的阅读区域,我觉得想法是很好的。

馆内有很多的书墙,扶手电梯两侧的书墙摆的全是英文书。我说这是不是有些太景观了,同时确实有很多人在借着背景自拍。书墙的确看上去很壮观,不过可能还是普普通通的书架更实用一些。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去过的图书馆太少,总之我是第一次见到书架底层倾斜的设计,为的是让读者不弯腰就能看到最底下的书是什么。我还是挺喜欢这个的,毕竟我在学校图书馆里总是要弯腰去看第一排的书,等到腰酸背痛的时候就不看了。

一开始借了《第二性》的第一册,但是发现我的包好像装不下,打算读电子版好了。于是我准备还回去,却发现那个自助借书机没有还书的选项,想了想把第二册也借出来了。既然不让我还,那就顺其自然好了,何况有借书的期限我更可能把书读完——大概吧。

然后我们去吃饭。我本说去吃麦当劳,森之选了一家看上去还不错的西餐厅。最后评价是不如麦当劳。

本来有一篇考据的文章,但是我估计短时间好像也写不完,于是就从这份周报里移除了。之前那篇按键的,可能等我完善一下网站之后会单独整理出来的。

这就是 2024 年 1 月 22 日至 1 月 28 日、今年第四周的周报了。这几天有些降温,说不定还是有些冷的。那么下周再见吧!